深圳大学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2023年暑期学校招生简章(线上)

深圳大学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培养了20多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9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为特区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战略,成为内地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综合实力得到全面快速提升,实现了从本科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的转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人事管理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学校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研究院简介

 

 

基本概括

深圳大学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5月,是在“教育部二维材料光电科技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纳米光子学研究中心”基础上建立的深圳大学直属科研机构。研究院设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电子信息(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硕士点、博士点。研究院独立招收与培养研究生,目前共有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230余名,在站博士后150名。在光场调控、光学超分辨成像与传感、超快激光技术、高速光通信、二维材料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

 

深圳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在2012年获评”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在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在2016年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评B+并列排名全国第九,在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位列全国第2

 

研究院已形成以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全院教职工60余名,其中教授8名(特聘教授6人),副教授12名,助理教授13名,专职研究员20余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1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2个,深圳市孔雀团队3个。

 

 

 

 

 

 

科研条件

研究院拥有实验及办公场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其中超净实验室面积1000余平方米;大型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80余套,设备总值1.5亿元。研究院先后建成省部和市级重点平台3个,包括:“教育部二维材料光电科技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广东省二维材料信息功能器件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微尺度光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研究院近3年来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270余项,项目总经费已超过2.6亿元。其中,共获得国家级课题120余项,包括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3项、联合基金项目1项、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专项1项、重大研究计划2项,973课题1项、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发表SCI论文800余篇,其中中科院JCR一区论文500余篇,ESI高引用论文40余篇。近三年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自然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丁颖科技奖1项、深圳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吴文俊人工智能专项奖三等奖1项。

 

为提高国际化水平,研究院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境外高校进行了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

 

研究院同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赛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研究方向

 

1. 激光光电子学及信息系统

(1)新一代激光与光电子学的应用基础研究。面向智能微纳制造、生物医学、国家安全等重大需求,重点发展高功率中红外激光、超强超快激光和非线性光学等;

(2)新一代光电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研发空分复用超大容量光通信、光计算和智能感知新技术、新器件和系统。

2. 微尺度光场调控与应用

主要研究微米到纳米尺寸范围内光场调控的新原理与新方法。重点围绕光学旋涡/自旋/矢量光束、表面等离激元等新型光场调控研究、动态液晶光子器件/超构表面等微纳光子器件设计等内容,拓展其在高性能计算光互联、超高时空分辨显微成像、动态光镊与单分子传感检测、生物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等方向的创新应用。

3. 二维材料光化学与光电子学

基于低维材料和微纳光电子技术,研究发展光催化和氘代新技术、清洁能源光子学、新型光电器件和光电集成芯片。

 

奖助详情

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

 

博士研究生奖助体系

 

 

(具体以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最终公布为准)

 

 

 

 

 

 

招生简章

 

一、申请条件

 

1. 有意推免或⼀志愿报考我院硕士研究生、推免直博生的2023届本科应届毕业生。

2. 具备良好的数理及英语基础,对光学工程、电子信息(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有浓厚兴趣。

3. 热爱科学研究,有较强的科研实践能力,具有电子信息类、物理学类、仪器类、数学类、计算机类、生物医学工程类、机械类背景优先。

 

二、报名时间

 

  2022年6月23日—7月14日

 

三、暑期学校活动内容

 

本届暑期学校主要利用线上平台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招生方向宣讲、师生交流互动等活动。具体时间另行通知(QQ群、院官网),敬请期待。

 

全程参加暑期学校活动的同学可以获得结营证书及精美礼品一份,一志愿报考我院专业并进入复试者,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获得优秀学员的同学,如获得本科学校推免资格,可免试入学。

 

四、报名链接

 

申请人于7月14日前加入QQ群(752547920),并通过报名系统统一报名:http://ehall.szu.edu.cn/yz/ybm(建议使用电脑端谷歌浏览器)

 

五、咨询联系

 

联系电话:0755-26601947 郑老师

邮箱:zhengzhipeng@szu.edu.cn

研究院官网:https://imo.szu.edu.cn/

研招QQ群:752547920

报名链接:http://ehall.szu.edu.cn/yz/ybm

点击跳转官网链接